如果孩子持續遭受身體和言語虐待會發生什麼?
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是由B.F.斯金納提出的,它實際上描述了孩子的思維可以透過獎勵或懲罰來進行塑造。這與提醒孩子認知發展中積極和消極後果有關。言語和體罰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永久的印象。
懲罰和獎勵之間需要保持適當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可能會產生以下後果
孩子感到被忽視
儘管懲罰在育兒中必不可少,但它確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負面催化劑的作用。孩子不斷地失去動力,並始終害怕做錯事。因此,整個價值觀、道德和技能的學習過程都帶上了悲觀的基調。孩子沒有得到所需的關注和情感支援。
喪失參與任何活動的積極性
如果孩子始終受到懲罰的威脅,他/她就不會有任何參與任何活動或採取新舉措的慾望。這會扼殺孩子身上的創業精神,並阻礙其心理成長。因此,孩子在學校或大學活動中的參與程度也很低或根本不存在。
成為一個不健全的成年人
如果孩子的思維習慣於即使犯了小錯誤也要受到一系列懲罰,那麼孩子就會變得非常強硬,對外部世界的狀況麻木不仁。因此,孩子長大後往往會變得專橫、粗魯和傲慢,因為他們沒有得到必要的愛和同理心。
與紀律不同
一些父母認為懲罰是灌輸孩子紀律的有效方法。但紀律與在適當的時間透過有效的方法灌輸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大關係。透過持續的懲罰,孩子可能實際上並沒有學會父母希望他們透過這種懲罰形式學習的價值觀。
身體虐待
在充滿懲罰,尤其是身體虐待的緊張氣氛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也會對自己的配偶甚至孩子進行身體虐待,以此來轉移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情緒。這種行為轉移有直接證據。
持續的壓力
那些從小就受到父母身體和言語懲罰的學生,始終處於巨大的學業壓力之下。任何學業成績和分數方面的問題都會導致懲罰,因此他們的表現是為了滿足目標,而不是真正的學習和獲取知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