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中每一層的函式是什麼?
傳輸控制協議/網際網路協議 (TCP/IP) 是兩種不同的通訊協議。TCP 將訊息拆分為資料包,然後透過網際網路傳輸,而 IP 負責每個資料包的地址,從而有機會將其轉發到正確的目的地。
以前,沒有 TCP/IP,也沒有讓計算機在公共網路上輕鬆執行的方法。TCP/IP 的主要功能是它規定了資訊如何在源和目標之間以資料包的形式傳送和接收。
因此,簡而言之,我們可以說 TCP 定義了網路中的通訊以及如何以資料包的形式傳送資料。IP 管理如何為資料包建立路由,以確保它到達其定義的目的地。在傳送資料之前,會檢查其 IP 地址,然後確定將資料轉發到哪裡。
TCP/IP 使用與開放系統互連 (OSI) 模型相同的模型。它使用客戶端/伺服器型別的通訊模型,其中使用者或機器(客戶端)由網路中的另一臺計算機(伺服器)提供服務。
TCP/IP 的層次結構
TCP/IP 有四個層次,如下所示:
- 應用層
- 傳輸層
- 網路層
- 網路訪問層
讓我們瞭解這四個層中的每一個。
應用層
它是最高層,相當於 OSI 模型的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
它充當應用程式和 OSI 模型的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的相同功能之間的介面。
它使用諸如 SMTP、HTTP、HTTPS、FTP、NTP、SSH、Telnet SNMP 等協議,所有這些協議都在此層工作。
在此層中,資料充當協議資料單元 (PDU)。
主機到主機層
它相當於 OSI 模型的傳輸層,負責資料的交付。
它取決於使用哪種型別的協議,無論是傳輸控制協議 (TCP) 還是使用者資料報協議 (UDP)。
如果需要可靠的資料交付,則將使用 TCP。如果需要快速交付而無需可靠性,則使用 UDP。
在此層中,TCP 和 UDP 是使用的協議,資料充當協議資料單元 (PDU)。
網路層
它相當於 OSI 模型的網路層。透過使用裝置的 IP 地址,在此層執行邏輯定址和路由。
在此層中,路由器根據裝置的 IP 地址轉發資料包。IP 是此層中最重要的協議。
在此層中使用的協議有網際網路控制訊息協議 (ICMP) 和網際網路組管理協議 (IGMP)。
此層中的 PDU 為資料包。
網路訪問層
它相當於 OSI 模型的資料鏈路層和物理層。硬體定址在此層完成。
它定義了用於物理傳輸資料的協議。乙太網是此層中使用最重要的協議。
快速乙太網、令牌環和光纖分散式資料介面 (FDDI) 是此層中的其他協議。
此層中的 PDU 稱為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