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樹形漫遊協議


自適應樹形漫遊協議是一種在共享通道上傳輸資料的技術,它結合了基於衝突協議和無衝突協議的優點。

在計算機網路中,當多個站點嘗試透過共享通道同時傳輸資料時,傳輸的資料會被損壞,這種事件稱為衝突。在基於衝突的協議(如 ALOHA)中,所有站點都允許傳輸幀,而無需檢測傳輸通道是否空閒或繁忙。這在負載較輕的情況下效果很好。在負載較重的情況下,無衝突協議更適用,因為通道訪問是在競爭期內解決的,從而消除了衝突的可能性。

在自適應樹形漫遊協議中,站點被分層地劃分為組。競爭期被劃分為離散的時間段,並且每個時間段站點的競爭權都是有限的。在負載較輕的情況下,所有站點都可以像 ALOHA 一樣參與每個時間段的競爭。但是,在負載較重的情況下,只有一個組可以在給定的時間段內嘗試競爭。

工作原理

在自適應樹形漫遊協議中,站點或節點以二叉樹的形式排列,如示意圖所示。這裡,內部節點(標記為 0 到 6)表示組,而葉子節點(標記為 A 到 H)是爭奪網路訪問的站點。

最初,所有節點(A、B……G、H)都允許競爭通道。如果某個節點成功獲取通道,則它傳輸其幀。如果發生衝突,則節點將被分成兩組:

  • 第 1 組下的站點,即 A、B、C、D
  • 第 2 組下的站點,即 E、F、G、H

只允許其中一組的節點進行競爭。例如,在時隙 1,允許第 1 組下的所有站點進行競爭。如果其中一個站點成功獲取通道,則它傳輸到完成。在下一個時隙,即時隙 2,第 2 組下的所有站點都可以進行競爭。

但是,如果發生衝突,則站點將進一步劃分為組,如下所示:

  • 第 3 組下的站點,即 A、B
  • 第 4 組下的站點,即 C、D
  • 第 5 組下的站點,即 E、F
  • 第 6 組下的站點,即 G、H

為了定位競爭站點,使用深度優先搜尋演算法。相同的競爭原理適用,僅適用於那些有一些競爭站點的組。如果發生衝突,則劃分將繼續進行,直到每個組僅包含 1 個節點。

更新於:2019 年 7 月 30 日

6K+ 瀏覽量

啟動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