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化石靈長類


靈長類的起源

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都是透過**適應性輻射**的過程從一個共同祖先進化而來的。靈長類是屬於動物界中最先進的一類動物。**新生代**的出現見證了靈長類的開始以及恐龍的衰落,因此這個時代也被稱為**“哺乳動物時代”**。哺乳動物進化和恐龍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發生的劇烈的氣候和地理變化。溫度、植被覆蓋、行為變化等的變化都導致了哺乳動物的進化。這些變化有利於哺乳動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從而開始了地球上最先進物種的進化之旅。

圖 1 - 靈長類化石

第三紀和第四紀

新生代分為兩個時期——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兩個時期都有特定的條件和變化,導致了哺乳動物的進化。

第三紀

  • 這一時期包括古近紀和新近紀。

  • 它從 6500 萬年前延伸到 260 萬年前。

  • 這一時期包含 5 個世——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 這個時代的的氣候條件溫暖潮溼,因此像靈長類和開花植物這樣的哺乳動物進化了。

第四紀

  • 這是最新的一個時期,只有 260 萬年的歷史。

  • 這一時期見證了各種環境和地理變化,例如冰河時代、大陸漂移、洪水等。

  • 這些情況持續了很多年,因此導致了各種大型哺乳動物(如猛獁象、劍齒虎、乳齒象等)和鳥類的滅絕。此外,人類也開始遷徙到各個地方。

  • 第四紀分為兩個世——全新世和更新世。

第三紀化石

早期的第三紀靈長類進化並擁有較大的大腦,四肢有扁平的指甲,以及圓形的臼齒和前臼齒。在此期間獲得的化石被分類如下

古新世化石

**最古老的靈長類**是在古新世化石中發現的。它們在法國和北美的地區被發現。發現的大多數化石是牙齒和頜骨部分,這些資訊揭示了這些生物的飲食習慣。獲得的靈長類被分為 3 個科——食果獸科、靈長目和靈長類。

始新世化石

在這個世,真正的靈長類動物出現了,因為這個世的化石與各種靈長類的特徵非常相似,因此被稱為真正的靈長類或**真靈長類**。與古新世化石相比,它們擁有更大的大腦和更好的特徵。這些首先在北美和亞洲的一些地區被發現。這些化石類似於狐猴和眼鏡猴。此外,類猴靈長類在中國出現。它們被分為 2 個科——適應科和靈長目。

漸新世化石

在這個世,原始靈長類和高階靈長類之間發生了分離。這是因為在德克薩斯州發現了魯尼婭的頭骨化石,它融合了原始靈長類和高階靈長類的特徵。發現的大多數化石都是**類人猿**。漸新世的靈長類被分為 3 個分類群——副蹄獸科、原長鼻猴科和闊鼻猴亞目。這些化石在埃及、歐洲、開羅等地被發現。

中新世化石

由於各種氣候變化,在這個世形成了巨大的草原。這種形成導致了新型靈長類的發育,這些靈長類是陸生的,並且在地面上行走。在歐亞大陸發現了猩猩祖先**(西瓦古猿)**的化石證據,而在非洲和歐亞大陸發現了人類、大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森林古猿)**。

上新世化石

這個世的化石並不多。獲得的大多數資訊都與猴科有關。因此,這段時期被認為是人類譜系開始在中非和東非地區形成的時期。

第四紀化石

這個時期以各種冰河時代、哺乳動物的滅絕和人類的傳播而聞名。獲得的化石被分類如下

更新世化石

更新世被稱為冰河時代,因為由於氣候變化,冰蓋開始覆蓋陸地。在此期間,許多動物滅絕了。在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侏儒猛獁象的化石。此外,在卡爾斯巴德洞穴、猛獁洞穴和大峽谷國家公園發現了沙斯塔地懶、哈靈頓山羊等遺骸。

全新世

這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目前還沒有發現這個世的化石。這是人類遍佈全球並取得各種發展的時候。此外,人類活動正在導致環境擾動,這不僅影響著我們,還影響著我們周圍的動植物。

結論

關於各種現存靈長類祖先的資訊是從各種化石記錄中獲得的。第三紀化石記錄被分類為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化石。第四紀化石記錄包括更新世化石。這些化石記錄表明靈長類是如何進化以及導致它們進化的氣候條件是什麼。此外,特定的特徵,如牙齒和頜骨、指甲、手指等,提供了關於它們的飲食習慣和運動方式的資訊。

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化石?

答:化石是古生物學資訊,提供了關於任何特定生物歷史的資料。因此,各個時期的化石為我們提供了關於生物體、它們的結構以及該時期盛行的環境條件的資訊。

Q2. 靈長類動物是如何分類的?

答:靈長類動物被分為

原猴亞目——保留了原始特徵,例如狐猴、嬰猴等。

簡鼻亞目——具有高階特徵,例如猴子、猿、眼鏡猴等。

Q3. 什麼是古人類學?

答:古人類學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被稱為滅絕靈長類的研究。他們研究各種化石,並根據科學原理更好地瞭解導致進化的環境條件。

更新於: 2023 年 2 月 2 日

1K+ 瀏覽量

開啟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