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迪·鮑威爾:不落俗套且富有冒險精神的風格
桑迪·鮑威爾並非出身富裕家庭,但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在時尚界獲得了財富和聲譽。她母親是秘書,父親在賭場工作。她從小就向母親學習為洋娃娃縫製衣服,之後開始為自己設計和製作衣服,並對製作美麗的衣服越來越感興趣。桑迪·鮑威爾的人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讓我們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自造者。世界在不斷地重塑自身,迴圈利用一切,地球是圓的,但又不是完全圓的,它需要不斷地創造新的事物。我們總是喜歡獨一無二,熱愛新鮮感,希望與眾不同,在這個迴圈往復的世界裡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東西。因此,桑迪·鮑威爾希望在時尚和電影行業中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在那裡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激情,為我們帶來了獨一無二的精美服裝,她一步一個腳印,緩慢而堅定地為自己的王冠增添光輝。1998年的《絲絨金礦》是一部音樂劇情片。
桑迪·鮑威爾及其神奇作品
桑迪·鮑威爾於1960年4月7日出生於倫敦。她就讀於西丹漢高中,並於1978年在聖馬丁藝術學院完成了藝術基礎課程。她也曾就讀於中央藝術與設計學院,但她中途退學,選擇在邊緣劇團擔任服裝助理設計師,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2011年新年授勳儀式上,她因對電影行業的傑出貢獻被任命為大英帝國勳章員(OBE)。除了電影服裝設計工作外,她還在邊緣劇院工作,並與林賽·肯普長期合作。除了電影服裝生涯外,她還與林賽·肯普合作了25個專案。她於1984年開始從事音樂錄影帶的工作,但真正作為服裝設計師的職業生涯始於電影導演兼舞臺設計師德里克·賈曼為其電影《卡拉瓦喬》(1986年)聘請她擔任服裝設計師,該片由蒂爾達·斯文頓和肖恩·賓主演。
桑迪·鮑威爾曾擔任許多電影的服裝設計師,例如1992年的《奧蘭多》;1992年的《哭泣的遊戲》;1994年的《夜訪吸血鬼》;1996年的《邁克爾·柯林斯》;1997年的《鴿子的翅膀》;1998年的《希拉里與傑基》;1999年的《孽戀》;2002年的《紐約黑幫》;2002年的《遠離天堂》;2003年的《西爾維婭》;2005年的《飛行家》;2006年的《無間行者》;2010年的《禁閉島》;2011年的《雨果》;2013年的《華爾街之狼》;2015年的《灰姑娘》;2015年的《卡羅爾》;以及2018年的《歡樂滿人間2》等等。桑迪·鮑威爾與馬丁·斯科塞斯合作的電影包括《愛爾蘭人》、《華爾街之狼》、《雨果》、《禁閉島》、《無間行者》、《飛行家》、《紐約黑幫》等等。
獎項與榮譽
桑迪·鮑威爾在她的職業生涯中獲得了76項獎項提名,並贏得了27項獎項,其中包括1998年憑藉《絲絨金礦》獲得的英國電影學院獎,以及2010年憑藉《年輕的維多利亞》獲得的奧斯卡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她還憑藉1998年的《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和2004年的《飛行家》獲得奧斯卡獎,以及許多其他獎項。在第7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她憑藉1998年的兩部電影《絲絨金礦》和《戀愛中的莎士比亞》獲得雙提名。比爾·德索維茨為她讚譽道:“在我與桑迪合作之前,我曾與許多著名的設計師合作過,但我與她的合作改變了我設計工具箱裡的開關,因為她非常無所畏懼,”彼得森說。“無論是男性、女性、當代還是古裝,她都是一位大師。”
結論
桑迪·鮑威爾對所有默默無聞的人來說都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人物和榜樣。我們必須不斷嘗試,直到成功,因為我們只有一次生命去實現它,因為世界需要看到新的創造。我們必須為此努力。我們必須戰勝所有不利因素。時間是寶貴的,沒有人能買到它。列夫·托爾斯泰說,現在是工作的正確時間,和我在一起的人是正確的人,而我正在為那個人做的事情就是寫作。桑迪·鮑威爾很好地利用了她的時間,教會了我們如何運用天賦和創造的力量。因此,我非常簡略地向你描述了桑迪·鮑威爾的一生和她對生活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