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革命


導言

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是1917年的俄國革命。這是一系列政治事件,首先是1917年2月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由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領導的專制政府;隨後是10月的十月革命,推翻了由馬克思主義革命家弗拉基米爾·列寧領導的自由臨時政府(杜馬)。結果,蘇聯在布林什維克黨的統治下成立。

在本教程中,我們將簡要介紹俄國革命的歷史主要部分,包括其因素和原因,以及世界大戰在助燃革命中的作用等等。

導致俄國革命的因素

俄國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 帝國政府的普遍腐敗和低效;

  • 農民、工人和士兵之間日益增長的不滿;以及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軍瓦解。

除了這些突出的因素外,導致革命的其他因素可以分為三大類:經濟、政治和社會。

經濟方面

俄國革命的主要經濟驅動力之一是該國略顯過時的經濟制度。暴君的統治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人們賺錢的機會減少,生存的機會也減少了。

政治方面

俄羅斯許多地區已經厭倦了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專制統治,他曾宣稱:“一個沙皇,一個教會,一個俄羅斯”。尼古拉斯二世是一位非常保守的皇帝,實行嚴厲的專制統治。要求居民對自己的社群表現出堅定不移的忠誠,遵守規定的俄羅斯社會制度,並對國家負責。

尼古拉斯二世對他的國家正在惡化視而不見。尼古拉斯認為,他的權力是上帝賦予的,人民會完全忠於他。這種信念阻止了他批准可能減少俄國人民痛苦的社會和政治變革,而這些痛苦是由他對戰爭努力的無效管理造成的。

即使在1905年俄國革命失敗後,尼古拉斯二世決定給予人民一些有限的公民權利,但他隨後又限制了這些自由,以維護沙皇君主制的至高無上權力。1905年1月“血腥星期日”大屠殺後,對俄國專制政府的民憤達到了頂峰,導致了君主制的政治傾覆。

社會方面

俄國革命的根本社會原因是尼古拉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失敗以及幾個世紀以來沙皇政權對下層階級的壓迫。俄羅斯的快速工業化導致城市人口過剩,工業工人的工作條件極其惡劣。政府規定的工廠工人工資最低限額和工作時間限制經常被違反,工人們不得不住在宿舍裡,每天工作15個多小時而不是規定的12個小時。此外,沒有自來水用於飲用和清潔,未經處理的大量人類糞便危及工人的健康。

另一方面,農民的處境是另一個社會原因。很少擁有現代化裝置的獨立農民是俄羅斯農業的主力軍。儘管他們耕種了大部分土地,但貴族和皇室擁有廣闊的土地。農民不尊重貴族,因為他們沒有地方號召力,只是透過為沙皇效力而獲得地位和權力。因此,農民渴望繼承貴族的土地。他們經常拖欠租金,甚至殺害貴族。這種情況在俄羅斯南部廣泛發生,後來在俄羅斯各地也發生了類似事件。

1905年的革命

在1905年的革命中,俄羅斯的自由主義者與社會主義革命黨和社會民主黨一起,以及工人和農民一起,爭取憲法。

當11000名工人隊伍接近冬宮,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條件時,警察和哥薩克襲擊了他們。300名工人受傷,近100名工人喪生。這場被稱為“血腥星期日”的悲劇標誌著一系列事件的開始,這些事件最終被稱為1905年革命。由於全國各地的學生團體舉行罷工和靜坐,抗議缺乏公民自由,大學關閉。

在1905年革命期間,沙皇批准成立杜馬(民選諮詢議會)。1905年之後,大多數委員會和工會是非正式運作的,因為它們被認為是非法的。政治行動受到嚴格限制。沙皇在75天內解散了第一屆杜馬,三個月後,第二屆杜馬再次當選。他不希望他的權威或權力受到質疑或破壞,因此他改變了投票規則,並在第三屆杜馬中塞滿了共和黨代表。革命者和自由主義者被排除在外。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

最初,俄羅斯的戰爭很受歡迎,人民支援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然而,隨著戰爭的繼續,沙皇拒絕與主要杜馬政黨協商。支援變得遲緩,衝突中的第一次關鍵戰役被俄羅斯輸掉了。在1914年的坦能堡戰役中,超過12萬名俄軍士兵傷亡或被俘,而德國方面僅有2萬人的傷亡,俄羅斯領導層在衝突開始時可能出於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原因獲得的任何支援都喪失了。

在1914年至1916年間,俄羅斯軍隊在德國和奧地利都遭受了慘重的失敗。到1917年,傷亡人數已接近700萬。為了阻止敵人依賴當地資源生存,俄軍在撤退時焚燒房屋和田地。由於農作物和房屋的破壞,超過300萬人成為難民。戰爭事件損害了沙皇和政府的聲譽。甚至士兵也不願參與這種衝突。

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嚴重影響了俄羅斯工業部門。德國控制的波羅的海封鎖了俄羅斯與工業商品供應商的聯絡,而俄羅斯自己的工業數量很少,而且受德國控制。由於該國與工業品供應商隔絕,俄羅斯部門因此遭受了損失。

對戰爭物資和勞動力的大量需求導致了進一步的勞工騷動和罷工。由於徵兵,受過訓練的城市工人不得不被未受過教育的農民所取代。當饑荒襲來時,工人們也開始大量離開城市尋找食物。

結論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兩次革命後,俄羅斯從一個專制帝國變成了一個自稱社會主義的布林什維克國家。1917年,布林什維克的權力基礎薄弱,只在大型城市以外的蘇維埃中擁有某種程度的控制權,而且他們的行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尚有爭議。

雖然世界許多國家都在以擔憂和恐懼的混合情緒關注俄羅斯,但全球各地的社會主義革命者會從其表面上的成功中獲得鼓舞,並進行更多煽動。

常見問題

問1. 俄羅斯的最後一位沙皇是誰?

答:尼古拉斯二世是最後一位俄羅斯統治者,俄羅斯的專制政府在他手中結束。

問2. 描述“血腥星期日”?

答:在1905年俄國革命之前,發生了一起被稱為“血腥星期日”的事件。這個星期日發生了一系列殘酷的襲擊事件。當時的俄羅斯沙皇政府下令向手無寸鐵的平民開火。這場悲劇導致多人死亡,並點燃了1905年俄國革命。

問3. 提到助燃俄國革命的主要原因?

答:助燃俄國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 帝國政府的普遍腐敗和低效;

  • 農民、工人和士兵之間日益增長的不滿;以及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軍瓦解。

問4. 波羅的海是如何被用來限制對俄羅斯的商品供應的?

答:德國對波羅的海的封鎖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的經濟,因為俄羅斯自己的工業數量很少,而且受德國控制。由於該國與工業品供應商隔絕,俄羅斯部門因此遭受了損失。

問5. 布林什維克是誰?

答: 俄國共產黨,即布林什維克黨,成立於1917年。弗拉基米爾·列寧是布林什維克黨的創始人。君主制結束後,布林什維克統治了俄羅斯。

更新於:2023年12月29日

瀏覽量:75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