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式合併兩個元組


在Python中,元組是一種不可變的序列型別,通常用於儲存專案集合。

我們可以使用圓括號括起來要儲存的資料來定義Python中的元組 -

Var = (1, ‘a’, 3.7)

有時我們必須使用一個變數來儲存兩個或多個不同元組的元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知道如何將它們合併以建立一個單個變數。

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如何在Python中合併兩個元組。

使用+運算子

眾所周知,Python程式語言為我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運算子和函式,使我們能夠輕鬆地執行復雜的任務,而無需太多技術知識。

使用+運算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它不僅用於連線元組,還用於連線字串和列表。這是合併兩個元組最簡單的方法。該過程涉及的步驟很簡單。

步驟1 - 建立兩個元組

步驟2 - 建立一個新的元組,並將其值設定為兩個元組的和。

示例

A = (1, 2, 3)
B = ('a', 'b', 'c')
print("The first tuple, A : ", A)
print("The second tuple, B : ", B)
C = A + B
print("The resulting tuple is, C : ", C)

輸出

The first tuple, A : (1, 2, 3)
The second tuple, B : ('a', 'b', 'c')
The resulting tuple is, C : (1, 2, 3, 'a', 'b', 'c')

使用sum()

我們可以使用Python中預設提供的sum()方法來生成連線的元組。讓我們首先了解sum()函式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它。

Python中的sum函式用於接收一個可迭代物件(如列表、元組等),並返回其元素的總和。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向它提供一個元組的元組,即巢狀元組,其元素是我們希望連線的元組,sum函式將返回一個包含所有連線元素的元組。

示例

A = (1, 2, 3)
B = ('a', 'b', 'c')
print("The first tuple, A : ", A)
print("The second tuple, B : ", B)
C = sum((A, B), ())
print("The resulting tuple is, C : ", C)

輸出

The first tuple, A : (1, 2, 3)
The second tuple, B : ('a', 'b', 'c')
The resulting tuple is, C : (1, 2, 3, 'a', 'b', 'c')

使用列表的extend方法連線

我們將使用型別轉換,使用list方法將元組轉換為列表,然後我們將使用列表物件的extend方法連線我們建立的兩個列表。

extend方法用於迭代一個可迭代物件並將專案新增到第一個可迭代物件的末尾。在將結果列表轉換回元組後,我們將結果儲存在一個變數中。

演算法

步驟1 - 建立兩個包含一些元素的元組

步驟2 - 列印兩個不同元組的元素

步驟3 - 使用list方法將元組轉換為列表

步驟4 - 使用extend方法建立一個連線的列表

步驟5 - 將結果列表轉換為元組,然後列印它

示例

A = (1, 2, 3)
B = ('a', 'b', 'c')
print("The first tuple, A : ", A)
print("The second tuple, B : ", B)
listA = list(A)
listB = list(B)
listA.extend(listB)
C = tuple(listA)
print("The resulting tuple is, C : ", C)

輸出

The first tuple, A : (1, 2, 3)
The second tuple, B : ('a', 'b', 'c')
The resulting tuple is, C : (1, 2, 3, 'a', 'b', 'c')

結論

在本文中,我們重點介紹了合併兩個元組的三種不同方法。我們學習了簡單易用的Python方法。我們還了解了如何利用預設的Python方法sum()來實現類似的結果。最後,我們瞭解瞭如何利用型別轉換和列表方法extend()進行連線。

更新於: 2023年2月17日

3K+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