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程式:獲取元組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元素
元組是Python中重要的資料型別,通常用於儲存一組固定的元素。在本文中,我們將討論如何從Python元組中提取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元素。我們將介紹訪問這些元素的語法,並提供操作示例。
什麼是Python元組?
元組允許將多個專案儲存在一個變數中。元組是Python四種內建資料型別之一,用於儲存資料集合。
元組是不可變的、有序的集合。元組用圓括號表示。
示例
以下是建立元組的示例。
firstuple = ("apple", "banana", "Cherry") print(firstuple)
輸出
('apple', 'banana', 'Cherry')
Python元組的特性
使用元組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元組項 − 元組項是有序且不可變的,允許重複值。元組中的第一個項索引為[0],第二個索引為[1],依此類推。
示例
firstuple = ("apple", "banana", "cherry", "apple", "cherry") print(firstuple)
輸出
以下是上述程式碼的輸出:
('apple', 'banana', 'cherry', 'apple', 'cherry')
有序 − 元組有序是指其專案按特定順序排列,並且該順序不會改變。
不可變 − 元組是不可變的,這意味著一旦建立了元組,就不能更改、新增或刪除其任何元件。
異構 − 可以建立包含不同型別值的元組。
示例
tuple1 = ("abc", 34, True, 40, "male") print(tuple1)
輸出
('abc', 34, True, 40, 'male')
查詢元組的第一個元素
可以使用索引運算子 []來檢索元組的第一個元素。索引運算子需要一個引數,該引數必須為零 (0)。Python元組中的第一個元素位於索引零 (0) 位置。要從元組中獲取第一個元素,請使用下面的示例。
示例
myTuple = ("Dehradun", 4, 29, 13) print(myTuple[0])
輸出
Dehradun
上述示例的輸出僅包含第一個元素。包含四個元件的變數中的第一項列印為“Dehradun”。列印專案時,輸出不包含圓括號。
查詢元組的最後一個元素
如果要查詢元組中的最後一項,則需要將 -1 作為引數傳遞給索引運算子。它會找到變數中的最後一項並在輸出中列印它們。檢查並應用以下示例到元組中的最後一項。
示例
myTuple = ("Dehradun", 4, 29, 13) print(myTuple[-1])
輸出
13
上述示例中存在最後一個元素 13。上述示例中的元組有四個元素。輸出包含單個專案,在Python中它是元組的最後一項。
列印元組的所有元素
除了上述方法外,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可以檢索變數的所有元素。無需使用索引運算子即可獲取所有元素。要獲取輸出中的所有元素,請使用元組變數而不使用任何索引運算子。
示例
myTuple = ("Dehradun", 4, 29, 13); print(myTuple);
輸出
('Dehradun', 4, 29, 13)
上述示例的輸出包括從第一個到最後一個的每個元素。字串和整數是元組四個元件中的兩個。
使用for迴圈
使用for迴圈,可以迭代元組中的專案。
示例
firstuple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x in firstuple: print(x)
輸出
apple banana cherry
透過索引迴圈
還可以透過使用其索引號來迴圈遍歷元組中的專案。使用range()和len()函式建立一個合適的可迭代物件。
示例
firstuple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i in range(len(firstuple)): print(firstuple[i])
輸出
apple banana cherry
使用while迴圈
使用while迴圈,可以迭代列表項。使用len()函式確定元組的長度,然後從索引0開始,使用索引迴圈遍歷元組項。每次迭代後,不要忘記將索引增加1。
示例
firstuple = ("apple", "banana", "cherry") i = 0 while i < len(firstuple): print(firstuple[i]) i = i + 1
輸出
apple banana 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