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全圖中遍歷恰好 K 條邊後到達起始節點的方法數量
介紹
在完全圖中遍歷恰好 K 條邊後返回起始節點的方法數量可以使用C語言中的不同方法計算。一種方法是使用蠻力遞迴,其中我們探索所有可能路徑。另一種方法是使用動態規劃,其中我們儲存和重用中間結果以避免冗餘計算。此外,存在一個數學公式可以直接根據節點數和邊數計算路徑數。這些方法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來確定在完全圖中恰好具有 K 條邊的起始節點的路徑數。
方法 1:蠻力遞迴
演算法
步驟 1 − 定義一個名為 countPaths 的函式,該函式接收當前節點、剩餘邊數 (K) 和圖中的總節點數。
步驟 2 − 如果 K 為 0 且當前節點為起始節點,則返回 1(因為我們已到達起始節點)。
步驟 3 − 如果 K 為 0 但當前節點不是起始節點,則返回 0(因為我們已用盡邊數但未到達起始節點)。
步驟 4 − 將變數計數初始化為 0。
步驟 5 − 對於圖中的每個節點 i −
如果 i 不是當前節點,則遞迴呼叫 countPaths 函式,其中 i 為當前節點,K - 1 為剩餘邊數。
將返回的值新增到計數中。
步驟 6 − 返回計數。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countPaths(int currNode, int remainingEdges, int totalNodes) { if (remainingEdges == 0 && currNode == 0) { return 1; } if (remainingEdges == 0) { return 0; }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totalNodes; i++) { if (i != currNode) { count += countPaths(i, remainingEdges - 1, totalNodes); } } return count; } int main() { int totalNodes = 4; int K = 3; // Number of edges to travel int numPaths = countPaths(0, K, totalNodes); printf("Number of ways to reach the starting node after %d edges: %d\n", K, numPaths); return 0; }
輸出
Number of ways to reach the starting node after 3 edges: 6
方法 2:動態規劃
演算法
步驟 1 − 建立一個大小為 (總節點數 x K+1) 的二維陣列 dp,並將其初始化為全零。
步驟 2 − 使用 for 迴圈,對於從 1 到 K 的每個 i 和從 1 到總節點數的每個 j −
對於從 1 到總節點數的每個 k −
如果 k 不等於 j,則將 dp[k][i-1] 新增到 dp[j][i] 中。
步驟 3 − 呼叫已定義的函式 countpaths() 並將其值傳遞給變數 numpaths。
步驟 4 − 最後,列印結果值。
示例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_NODES 100 int countPaths(int totalNodes, int K) { int dp[MAX_NODES][MAX_NODES]; for (int i = 0; i < totalNodes; i++) { for (int j = 0; j <= K; j++) { dp[i][j] = 0; } } dp[0][0] = 1; for (int i = 1; i <= K; i++) { for (int j = 1; j < totalNodes; j++) { for (int k = 0; k < totalNodes; k++) { if (k != j) { dp[j][i] += dp[k][i - 1]; } } } } int numPaths = 0; for (int i = 0; i < totalNodes; i++) { numPaths += dp[i][K]; } return numPaths; } int main() { int totalNodes = 4; int K = 3; // Number of edges to travel int numPaths = countPaths(totalNodes, K); printf("Number of ways to reach the starting node after %d edges: %d\n", K, numPaths); return 0; }
輸出
Number of ways to reach the starting node after 3 edges: 12
結論
蠻力遞迴方法窮舉所有可能的路徑。動態規劃方法透過儲存中間結果來最佳化計算。最後,數學公式根據節點數和邊數提供直接計算。這些方法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來確定在具有 K 條邊的完全圖中返回起始節點的路徑數。透過使用這些方法,我們將有效地解決此 C 語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