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圖表解釋磁磁碟的概念(DBMS)
磁磁碟是用於支援對所需位置進行直接訪問的輔助儲存裝置。
磁磁碟的組成部分
下面解釋了磁磁碟或硬碟中存在的不同部分。所有這些部分都有助於讀取、寫入和儲存硬碟中的資料。
磁碟塊 - 磁碟和主存之間的資料傳輸單位是塊。磁碟塊是連續的位元組序列。
磁軌 - 塊按同心圓排列,稱為磁軌。
扇區 - 扇區是可從磁碟讀取或寫入的最小資訊單位:例如:512 位元組的扇區大小。
碟片 - 碟片表面覆蓋有磁性材料。資訊記錄在這個表面上。所有直徑相同的磁軌的集合稱為柱面。典型的碟片直徑為 3.5 英寸或 5.2 英寸。
讀寫磁頭 - 每個碟片的兩側都有一個讀寫磁頭。它用於讀取和寫入碟片上的資料。
磁碟控制器 - 磁碟控制器將磁碟驅動器連線到計算機。
計算硬碟的效能
讀取或寫入塊的時間根據資料的位置而有所不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計算硬碟的效能。
Access time = seek time+ rotational delay + transfer time
這裡,
**尋道時間** - 將磁碟磁頭移動到所需塊所在的磁軌的 時間。
**旋轉延遲** - 它是等待所需塊旋轉到磁碟磁頭下方的時間。
**傳輸時間** - 磁頭定位後讀取或寫入塊中資料的時間。
磁磁碟或硬碟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
現在讓我們瞭解一下如何在硬碟上放置請求或資料。我們將藉助示例學習相同內容。
示例
當多個 I/O 請求到達時,作業系統必須選擇要服務的 I/O 請求的順序。
下圖解釋瞭如何在磁碟上放置請求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