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路中ATM單元結構詳解
ATM以固定大小的單元傳輸資料,稱為信元。每個信元包含53個八位位元組,如圖所示。前5個位元組包含信元頭資料,其餘48個位元組包含有效負載(使用者資訊)。
由於此類流量容易受到因必須等待下載大型資料包而導致的延遲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小而固定的信元長度非常適合傳輸語音和影片流量。
頭部 | 有效負載 |
---|---|
5位元組 | 48位元組 |
ATM信元格式
ATM信元頭有兩種格式,例如使用者網路介面 (UNI) 或網路到網路介面 (NNI)。UNI頭部可用於私有ATM網路中ATM端點和ATM交換機之間的通訊。NNI頭部可用於ATM交換機之間的通訊。
該圖顯示了ATM UNI信元頭格式和ATM NNI信元頭格式。與UNI不同,NNI頭部不包含通用流量控制 (GFC) 欄位。NNI頭部包含一個虛擬路徑識別符號 (VPI) 欄位,出現在前12位。它允許公共ATM交換機之間建立高容量的鏈路。
ATM信元頭欄位
以下定義總結了上圖所示的ATM信元頭欄位:
通用流量控制 (GFC) - 它支援本地功能,例如識別透過單個ATM介面傳送資料的多個站點。此欄位通常不用於,並設定為其預設值0(二進位制0000)。
虛擬路徑識別符號 (VPI) - 與虛擬通道識別符號 (VCI) 一起,它識別信元在傳輸到其目標的過程中透過一系列ATM交換機的下一個目標。
虛擬通道識別符號 (VCI) - 與VPI一起,它識別信元在傳輸到其目標的過程中透過一系列ATM交換機的下一個目標。
有效負載型別 (PT) - 它在第一位表示信元包含使用者資料還是控制資料。如果信元包含使用者資料,則該位設定為0。如果包含控制資料,則設定為1。第二位表示擁塞(0 = 無擁塞,1 = 擁塞),第三位表示信元是否是定義單個AAL5幀的信元序列中的最後一個信元(1 = 幀的最後一個信元)。
信元丟失優先順序 (CLP) - 它表示如果信元在透過網路傳輸時遇到極端擁塞,是否應將其刪除。如果CLP位為1,則應優先丟棄該信元,而不是CLP位為0的信元。
頭部錯誤控制 (HEC) - 它僅對報頭的前4個位元組進行校驗和計算。它可以糾正這些位元組中的單個位錯誤,從而保留信元而不是丟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