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與非同步傳輸的區別


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都是序列資料傳輸技術,其中資料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傳輸,基於用於同步的時鐘脈衝。

通讀本文,瞭解更多關於同步和非同步傳輸的資訊,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不同的。

什麼是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是一種資料傳輸技術,其中傳送方傳輸連續的資料流以及由外部時鐘系統提供的週期性定時訊號,以確保傳送方和接收方同步。

在同步傳輸中,資料基於預定義的時鐘訊號以預定的間隔傳輸。它旨在用於諸如 VoIP 和音訊/影片流等時間敏感資料的持續可靠傳輸。

由於資料以大塊而不是單個字元的形式交付,因此當需要快速傳輸大量資料時,就會使用這種型別的傳輸方法。它可以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提供即時通訊。

資料塊以規則的間隔分隔和聚類,同步字元位於它們之前,遠端裝置對其進行解碼並用於同步端點之間的連線。

什麼是非同步傳輸?

在非同步傳輸中,每個字元都是一個自包含的單元,具有其起始位和停止位,以及不可預測的延遲。因此,這種傳輸形式也稱為“起始/停止傳輸”。

非同步傳輸的起始和結束位由起始位和停止位表示。在傳輸的開始和結束時,額外的 1 通知接收方傳送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字元。

在非同步傳輸方法中,資料以資料包而不是連續流的形式傳輸。由於起始位和停止位的極性相反,因此接收方可以識別何時傳送了第二資料包。

非同步通訊的兩個主要特徵如下:

  • 每個字元前面都有一個起始位,後面跟著一個或多個停止位。

  • 字元之間通常用空格分隔。

通常,非同步傳輸的傳輸速率較慢,但它非常靈活,因為它不需要傳送方和接收方同步。

同步與非同步傳輸的區別

下表重點介紹了同步傳輸和非同步傳輸的主要區別:

關鍵同步傳輸非同步傳輸
定義同步傳輸是一種傳輸型別,其中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共享一個公共時鐘脈衝,以允許同步通訊。非同步傳輸是一種傳輸型別,其中傳送方和接收方具有各自的內部時鐘;因此,它們不需要外部公共時鐘脈衝。
資料單元在同步傳輸中,資料以幀或塊的形式傳送,因此資料單元為幀/塊。在非同步傳輸中,資料以位元組或字元的形式傳輸,因此資料單元為位元組/字元。
時間間隔在同步傳輸中,兩次連續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是恆定的。在非同步傳輸中,兩次連續傳輸之間的時間間隔是隨機的。
效能和成本效率同步傳輸是一個快速的過程。由於在同步傳輸中實現了公共時鐘脈衝,因此與非同步傳輸相比,資料的傳輸速度更快,但這使得這種傳輸形式的成本更高。非同步傳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在非同步傳輸中,每個傳送方和接收方都有自己的輸入時鐘,因此傳輸取決於其同步。因此,與同步傳輸相比,它速度較慢,但同時,成本也大大降低。
複雜度同步傳輸易於設計。非同步傳輸本質上和設計上都比較複雜。
資料間隙由於同步傳輸中存在公共時鐘脈衝,因此資料之間沒有間隙。在非同步傳輸中,資料位元組之間存在間隙。它包含起始位和結束位,實際資料位於其中間。

結論

您應該注意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同步傳輸中,資料作為連續流傳輸,而在非同步傳輸方法中,資料作為離散的資料包塊傳輸。

同步傳輸需要仔細同步的時鐘來傳輸資料,而非同步傳輸不需要同步的時鐘,因為奇偶校驗位傳達有關資料位元組的資訊。

更新於:2022年8月22日

9K+ 瀏覽量

啟動您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