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與內聯網的區別
網際網路是一個全球性的網路網路,其中計算機透過網際網路協議相互通訊。另一方面,內聯網是私有網路。閱讀本文以瞭解網際網路和內聯網之間其他主要區別。
什麼是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是全球互聯計算機網路系統,它使用網際網路協議套件(TCP/IP)連線全球的裝置。
由於網際網路是全球網際網路絡,因此與內聯網的使用者數量相比,它可以擁有更多使用者。
儘管“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這兩個短語有時可以互換使用,但它們並非同義詞;網際網路指的是包含硬體和基礎設施的全球通訊系統。另一方面,網路是網際網路的一項服務。
網際網路的概念起源於 1969 年,並經歷瞭如下所述的多次技術和基礎設施變化。
網際網路的起源源於高階研究計劃署網路 (ARPANET) 的概念,該網路由美國國防部開發。ARPANET 的基本目的是在政府的各個機構之間提供通訊。
最初,只有四個節點,正式稱為主機。
1972 年,ARPANET 擴充套件到全球,在不同國家設有 23 個節點,因此被稱為網際網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 TCP/IP 協議、DNS、WWW、瀏覽器、指令碼語言等新技術的出現,網際網路提供了一種在網路上釋出和訪問資訊的媒介。
網際網路的優勢
網際網路允許我們與身處偏遠地區的其他人進行溝通。網路上提供了各種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使用網際網路作為通訊媒介。人們可以找到各種社交網站,例如 Facebook、Twitter、Yahoo、Google+、Flickr 等。
人們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搜索任何型別的資訊。有關技術、健康與科學、社會學、地理資訊、資訊科技、產品等各種主題的資訊都可以藉助搜尋引擎進行搜尋。
網際網路允許我們使用許多服務,例如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網上訂票、網上賬單支付、資料共享和電子郵件等。
網際網路提供了**電子商務**的概念,允許在電子系統上進行商業交易。
網際網路的缺點
總是存在丟失個人資訊(例如姓名、地址、信用卡號碼)的可能性。因此,在共享此類資訊時,應非常小心。應僅透過經過身份驗證的網站使用信用卡。
另一個缺點是垃圾郵件,它對應於大量不需要的電子郵件。
各種型別的危險計算機病毒很容易透過連線到網際網路的系統傳播。此類病毒攻擊可能會導致您的系統崩潰或您的重要資料被刪除。
有各種網站不提供經過身份驗證的資訊。這導致許多人產生誤解。
什麼是內聯網?
內聯網是使用網際網路協議 (IP) 共享資料和應用程式資源的安全私有公司網路。內聯網是指組織的內部網站或其 IT 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可以容納多個私有網站,並且是內部溝通和協作的重要工具。
公司的內聯網建立在網際網路概念和技術之上,但僅供內部使用。術語“內聯網”可以指任何基於 Web 但用於個人用途的事物,但它最常指公司的共享線上應用程式。例如,公司經常在其內聯網上儲存內部聯絡資訊、日曆和其他文件。
網際網路與內聯網的區別
下表比較和對比了網際網路和內聯網之間的主要區別。
關鍵 | 網際網路 | 內聯網 |
---|---|---|
定義 | 網際網路是全球互聯計算機網路系統,它使用網際網路協議套件連線全球的裝置。 | 內聯網是包含在企業中的私有網路。它可能包含許多互連的區域網,並使用廣域網中的租用線路。 |
使用者 | 網際網路是全球網際網路絡,因此與內聯網的使用者數量相比,它可以擁有大量使用者。 | 內聯網的網路範圍有限,因此內聯網上的使用者也比網際網路上的使用者少且有限。 |
流量 | 由於使用者數量眾多且網路公開,因此總訪問量非常高。實際上不可能計算。 | 由於內聯網的使用者數量少,因此與網際網路相比,訪問量有限。內聯網上的流量是可以計算的。 |
安全 | 由於網際網路暴露於全球網路並且與內聯網相比範圍更廣,因此在網際網路的情況下,網路攻擊和其他安全威脅的可能性更大。 | 相比之下,由於內聯網的網路規模有限,因此安全性更高。 |
網路型別 | 網際網路是一種公共網路。 | 內聯網是一種私有網路。 |
資料可訪問性 | 使用者可以訪問網際網路上的各種資料。任何有網路連線的人都可以訪問網際網路。 | 在內聯網上,使用者只能訪問有限的資料。只有擁有登入憑據的組織成員才能訪問內聯網。 |
範圍 | 網際網路上可獲得的資訊範圍很廣,涵蓋幾乎所有主題、類別和領域。 | 另一方面,內聯網包含有關任何群體或組織的限制性資訊,例如公司的資料庫。 |
結論
網際網路是公共網路,而內聯網是私有網路。網際網路是一個全球網路系統,它連線了廣泛的私有、公共、商業、學術和政府網路,以實現全球通訊和訪問資料資源。相反,內聯網可以是組織內部網站的集合或其 IT 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可以容納多個私有網站。內聯網是公司促進其員工之間內部溝通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