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區別


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臟炎症。共有五種不同型別的肝炎病毒,但最常見的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兩種病毒都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播,如果不治療,都可能導致慢性肝病。然而,這兩種病毒之間存在一些重要的關鍵區別。

什麼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一種被稱為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 DNA 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該病毒屬於嗜肝病毒科正嗜肝病毒屬。

乙型肝炎可引起短期急性疾病和長期慢性感染,最終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可能導致肝癌。在50%的乙型肝炎患者中,會發生肝組織壞死的暴發性肝炎。

HBV似乎還會引起其他疾病,包括影響腎臟的腎小球腎炎和影響體內動脈的多發性動脈炎。

  • 症狀——肝炎的症狀包括噁心、腹痛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 潛伏期——乙型肝炎的潛伏期平均約為90天。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肝臟炎症),實際上是人們中最常見的第二種肝炎病因。

  • 診斷——可以透過檢測感染者血液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來診斷 HBV。

傳播途徑

當人們接觸到感染病毒者的體液時,就會感染乙型肝炎。這可能表現為接觸受感染的血液。該病毒也可透過性接觸傳播。

  • 受汙染的輸血可能是一個問題。注射毒品的人面臨很大的風險,特別是如果他們與其他人共用針頭。

  • 針灸和紋身在過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並且與許多病例有關。

  • 受感染的母親可能會將 HBV 傳染給他們的嬰兒。這可能發生在嬰兒出生時,當他們透過自然分娩時經過產道。如果母親感染了 HBV,嬰兒可以接種疫苗並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這有助於預防嬰兒患上 HBV。

什麼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一種被稱為丙型肝炎病毒 (HCV) 的 RNA 病毒引起的肝臟疾病。丙型肝炎病毒屬於黃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屬。該病毒在大約 80% 的人中停留在肝臟中,並可能導致慢性疾病,有時會在初次感染多年後再次出現。HCV 也可能引起病毒性肝炎的急性形式。

  • 症狀——丙型肝炎的症狀通常非常輕微,但可能與乙型肝炎相似。

  • 潛伏期——丙型肝炎的潛伏期平均約為45天。

  • 傳播途徑——HCV 通常透過接觸受感染的血液傳播。受汙染的輸血和靜脈注射毒品是 HCV 傳播的主要途徑。HCV 的性傳播極其罕見。

區別: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下表重點介紹了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主要區別

特徵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病原體

乙型肝炎是由 DNA 病毒引起的。

丙型肝炎是由 RNA 病毒引起的。

分類

乙型肝炎病毒屬於正嗜肝病毒屬(嗜肝病毒科)。

丙型肝炎病毒屬於丙型肝炎病毒屬(黃病毒科)。

潛伏期

乙型肝炎的潛伏期約為 90 天。

丙型肝炎的潛伏期約為 45 天。

傳播途徑

乙型肝炎透過接觸受感染的血液、精液或其他體液傳播。

該病毒可在分娩期間母嬰傳播,也可透過無保護性行為以及共用針頭或其他注射裝置傳播。

丙型肝炎也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播,但主要透過共用針頭或其他注射裝置傳播。

慢性感染

當病毒在體內持續存在超過六個月時,就會發生慢性乙型肝炎。這會導致長期肝損傷以及肝癌風險增加。

當病毒在體內持續存在超過六個月時,就會發生慢性丙型肝炎。它也可能導致肝損傷以及肝癌風險增加,但比乙型肝炎更容易發展為慢性感染。

治療

乙型肝炎可以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這可以幫助減少體內病毒的數量並預防肝損傷。

還有一種乙型肝炎疫苗,可以預防感染。

丙型肝炎也可以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在許多情況下可以治癒感染。

預防

乙型肝炎可以透過疫苗預防,建議所有嬰兒、兒童和有感染風險的成人接種。

丙型肝炎可以透過避免共用針頭和其他注射裝置、進行安全性行為以及避免血液接觸來預防。

結論

總之,雖然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都是影響肝臟的病毒感染,但兩者之間存在一些關鍵區別。

乙型肝炎主要透過接觸受感染的血液、精液或其他體液傳播,並可能導致長期肝損傷以及肝癌風險增加。

丙型肝炎主要透過共用針頭或其他注射裝置傳播,並且比乙型肝炎更容易發展為慢性感染。

兩種病毒都可能引起類似的症狀,但治療方法不同,可以透過疫苗和安全措施進行預防。如果您有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風險,重要的是進行檢查並採取措施來保護自己和肝臟健康。

更新於:2023年6月30日

瀏覽量:157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