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與形而上學的區別


與形而上學(關注“物理學之後”的事物,希臘語“metaphysika”)形成對比的是,認識論(源於希臘語“episteme”,意為“知識”,以及字尾“ology”,意為“……學”或“……的研究”)關注的是知識和合理信念的可能性範圍。

形而上學力求全面理解現實的本質,包括抽象概念(同一性、時間、空間、存在、認知),而認識論則考察我們如何知道實際的現實或真相是什麼,以及這種知識是否存在侷限性,尤其是在其有效性、範圍和方法方面。

什麼是認識論?

認識論來自希臘語episteme和logos。知識,或episteme,以及邏輯,或logos,或論述。研究我們如何獲得我們所知的一切被稱為“認識論”,它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邏輯、推理、論證和信仰都在其基礎中發揮作用。

這個哲學分支關注諸如認知科學(研究思維如何運作)和文化研究(研究“文化”如何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結構和權力動態)等主題。

認識論的分支

以下是認識論的分支:

  • 無知學 - 它研究無知、懷疑情況或疑問,特別是釋出不精確或欺騙性的科學資料。

  • 真理學 - 它是邏輯的一個分支,涉及對真理和證據的研究。

  • 形式認識論 - 它利用來自機率論、邏輯和可計算性理論的形式方法(知識和推理)來闡明傳統的認知問題。

  • 元認識論 - 它是認識論的一個分支,涉及對認識論的方法和目標、問題、主題(對第一階認識論問題的研究)以及理解和構建我們對知識本身的認知的方法的研究。

  • 社會認識論 - 它是哲學研究,將關於人類知識的社會維度的知識視為一種集體成就。

什麼是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有時被稱為“第一哲學”或“知識”,是其他思想分支的基礎。它包括一切,甚至存在的基本結構。形而上學家在追求完美真理的過程中,尋找現實的基本原理或不可還原的基礎。

形而上學的分支

  • 本體論 - 它是對存在本質的哲學研究。它包括研究與存在直接相關的概念和範疇,特別是存在、現實和表現出存在屬性的領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 神學 - 對上帝本質的宗教信仰。它由三個方面構成:上帝教導什麼,上帝的教導以及通往上帝的道路。神學型別包括:道德神學(基督教倫理和案例分析)、教會論、牧靈神學和宣教學。

  • 普遍科學 - 它研究推理和邏輯的第一原理,例如不矛盾律——矛盾命題不能在同一意義上同時為真。

差異:認識論與形而上學

下表突出了認識論與形而上學的主要區別:

特徵

認識論

形而上學

定義

認識論是知識理論、自然哲學和知識哲學的子領域。

信念合理性、真實性和論證也是重要的主題。

還討論了知識產生的方法以及對權威斷言的懷疑觀點。

這個哲學分支探討了諸如“什麼是知識?”、“我們是否是知識的一部分?”、“它是如何獲得的?”以及“人們知道什麼?”等問題。在認識論中,實證主義和解釋主義是兩種主要的知識方法。

時間和永恆、存在與虛無、時間性與人格、空間與時間、自由與決定論、心靈與身體、物性與人格、最高存在與自然等等都是這個哲學學派的核心。

所有存在的事物、曾經思考過的一切以及將要思考的一切都包含在內。

保守思想

人/個體能夠透過其推理的傾向和能力來辨別真理和現實。

個體/人是善良的。

自由思想

個體/人沒有資格辨別現實或真理。

個體/人是善良的。

結論

認識論和形而上學是哲學的兩個重要分支,它們考察人類體驗的不同方面。認識論關注知識及其獲取方式,而形而上學關注現實和事物的終極本質。

儘管這兩個領域在某些方面存在重疊,但它們對世界和人類體驗的探索有著不同的方法,並且對現實的本質以及我們對它的理解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更新於:2023年4月18日

2K+ 瀏覽量

開啟你的 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