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的區別
曾經存在的、規模更大的南斯拉夫實體的殘餘部分催生了歐洲國家和塞爾維亞的共和國。簡單地說,它們是這個更大群體的一部分,這個群體在20世紀初,擁有來自東南歐和中歐的世界組織,建立了南斯拉夫國家。
在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1991年3月至1995年11月)結束之後,這個自由的歐洲國家和塞爾維亞於1996年9月9日建立了外交關係。這兩個國家都是從1918年到1991年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南斯拉夫王國,後來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這兩個國家都是前南斯拉夫國家的一部分。它們也位於東南歐。從地理上講,這兩個國家之間存在一些相似之處。然而,也存在多種差異。
克羅埃西亞
克羅埃西亞是東南歐一個地理位置多樣的國家。其首都為“薩格勒布”。
克羅埃西亞還擁有靠近亞得里亞海海岸的低山和高地,沿著匈牙利邊界的平原,以及許多島嶼,所有這些都是這個新月形國家的組成部分。
克羅埃西亞的建築反映了其鄰國的文化影響。沿著達爾馬提亞和伊斯特拉海岸的建築具有威尼斯風格,而北部和中部地區的公共空間和建築則體現了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風格。
克羅埃西亞的城鎮和城市,特別是那些擁有大量巴洛克式城市規劃的城市,如奧西耶克(特夫達)、瓦拉日丁和卡爾洛瓦茨,都設有以文化偶像命名的廣場、公園和步行區。
憑藉其綿長的海岸線、亞得里亞海(地中海)中超過一千個島嶼、各種歷史悠久的城市和村莊以及宜人的地中海氣候,這個國家已成為歐洲一個受歡迎的週末度假勝地。
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共和國位於巴爾幹半島和潘諾尼亞平原的交匯處,是東南歐和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其首都為“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的許多皇家城市和宮殿,包括西爾米烏姆、費利克斯·羅慕盧安娜和尤斯蒂尼亞娜·普里馬(自535年起為尤斯蒂尼亞娜·普里馬大主教區的所在地),都保留著羅馬和早期拜占庭帝國的建築遺蹟。
拜占庭藝術強烈影響著塞爾維亞的修道院,尤其是在1204年君士坦丁堡淪陷之後,許多拜占庭畫家移居塞爾維亞。
其中一個修道院是斯圖德尼察,它可以追溯到大約1190年,併成為後來修道院的原型,如米列舍瓦、索波察尼、格拉查尼察和維索基·德察尼。
除了透過有爭議的科索沃地區聲稱與阿爾巴尼亞接壤之外,它還與北部的匈牙利、東北部的羅馬尼亞、東南部的保加利亞、南部的北馬其頓、西部的克羅埃西亞和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西南部的黑山以及東南部的北馬其頓接壤。
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的區別
儘管有著悠久的共同歷史,但許多人仍然將克羅埃西亞與塞爾維亞混淆。要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請參閱下表。
分類 | 克羅埃西亞 | 塞爾維亞 |
---|---|---|
地理位置 |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位於中歐和東南歐的交匯處。它擁有共同的亞得里亞海海岸線。 | 塞爾維亞共和國是東南歐和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位於巴爾幹半島和潘諾尼亞平原的交匯處。 |
人口 | 克羅埃西亞大約有390萬人。 與塞爾維亞相比,克羅埃西亞人口較少。 | 塞爾維亞和科索沃大約有860萬人。 與克羅埃西亞相比,塞爾維亞人口更多。 |
獨立歷史 | 克羅埃西亞於1991年6月25日宣佈獨立。 | 塞爾維亞於2006年6月5日獲得獨立。 |
國際關係 | 克羅埃西亞是世界貿易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地中海聯盟、歐盟和北約的成員。 | 另一方面,塞爾維亞既不是歐盟成員國,也不是北約成員國。 |
宗教差異 | 大多數克羅埃西亞人信奉天主教。 | 84.6%的人口是塞爾維亞人,而塞爾維亞的大多數人信奉東正教。 |
旅遊業 | 克羅埃西亞的服務業以旅遊業為主導,旅遊業貢獻了該國高達20%的GDP。2019年,旅遊業估計創造了105億歐元的收入。其有利的影響遍及整個經濟,促進了季節性就業和零售業的增長。 | 儘管塞爾維亞不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但它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旅遊相關產品。 超過360萬遊客入住酒店,其中一半來自國外。 |
教育 | 在克羅埃西亞,99.2%的人口識字。 在克羅埃西亞,小學教育從六七歲開始,共八個年級。 | 塞爾維亞的教育始於幼兒園或小學,98%的人口識字。 孩子們在七歲時開始上小學。 |
結論
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是兩個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但也有一些共同點的國家。這些差異基於各種因素,包括人口、種族構成、土地面積以及宗教和文化的差異。此外,這兩個國家有著漫長的共同歷史。
很明顯,這兩個國家即使曾經在一個更大的領域中是盟友,也存在差異。它們的全球關聯也各不相同,每個國家都與其他機構有聯絡。然而,它們確實屬於一些相同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