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交換與報文交換的區別
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都是用於將資料從源傳輸到目的地的電信技術,並且在傳輸過程中資料丟失最小。
電路交換是一種構建專用網路的方式,其中兩個網路節點在連線之前建立一個專用的通訊通道。在報文交換中,源節點和目的節點沒有連線;中間節點負責資料傳輸。
通讀本文,詳細瞭解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什麼是電路交換?
在電路交換中,網路建立專用的傳輸通道。雖然其他更新的方法不斷發展,但這種傳統的傳輸方法仍然在使用。
電路交換遵循簡單的傳輸機制。它涉及為網路路徑配置特定的電路或線路。傳送方現在可以使用這條特定的路徑將一系列資料項傳輸給接收方。
這與分組交換不同,分組交換是一種不同的機制。在分組交換傳輸系統中,資料包被單獨傳輸,甚至可能走不同的路徑到達目的地。
電信領域廣泛使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通訊方式。
電路交換用於傳統的固定電話線,並且為每個電話呼叫建立光纖電纜。
分組交換提供了一種更模組化的資料交付方式,在更新的傳輸中可能需要一些等待時間,例如手機通訊和網際網路。在將資料包交付給使用者之前,網路接收方通常會對其進行邏輯上的重新排序並執行其他任務。
什麼是報文交換?
報文交換是一種網路交換機制,它將資料從源節點路由到目的節點,每次路由一步。在報文路由過程中,網路中的每個中間交換機都會儲存整個報文。
如果網路的所有資源都被使用或阻塞,報文交換網路會儲存並延遲報文,直到有足夠的資源可以有效地傳輸。
在分組交換改進之前,報文交換被用作電路交換的有效替代方案。它最初用於電傳網路和紙帶中繼系統等資料傳輸系統。
儘管分組交換已基本取代報文交換,但它仍然用於自組織感測器網路、軍事網路和衛星通訊網路。
報文交換中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沒有直接連線。相反,報文透過中間節點(主要是交換機)從一個節點發送到另一個節點。因此,每個網路中間節點必須在逐個重新傳輸報文(根據資源情況)之前儲存每個報文。如果資源不可用,通知將無限期保留。此特性稱為“儲存轉發”。
電路交換與報文交換的區別
下表突出顯示了電路交換與報文交換的主要區別。
關鍵 | 電路交換 | 報文交換 |
---|---|---|
定義 | 電路交換是一種方法型別,其中實現了一個專用網路,在該網路中,兩個網路節點透過該網路建立一個專用的通訊通道(電路),然後節點才能進行通訊。 | 在報文交換中,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沒有連線。資料傳輸由中間節點完成。 |
路徑和節點 | 在電路交換中,在兩端(即傳送方和接收方)的兩個節點之間建立一條專用路徑,這條路徑完全負責資訊傳輸。 | 在報文交換的情況下,沒有這樣的專用路徑建立,因為此交換中使用的路徑包含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的多個節點,並且每個節點負責將報文從一個節點傳輸到下一個節點。 |
報文儲存 | 由於電路交換中只有兩個節點,因此不需要在任何節點儲存資料。 在傳送方生成的報文直接傳輸到接收方,而不會在透過節點的路徑中儲存或重新傳輸。 | 在報文交換的情況下,每個節點都充當傳送方和接收方,並在傳送到下一個節點之前儲存傳入的資訊。這使得此交換中的每個節點都能夠在資料由於任何原因丟失時恢復資料。 |
重發 | 由於節點在傳輸過程中不儲存資料,因此如果資料由於某種原因丟失,則無法重新發送它,除非傳送方再次傳送。 | 在報文交換中,如果資料由於某種原因丟失,則相應的節點可以重新發送它,因為資料已被儲存。 |
頻寬 | 電路交換預先保留了全部頻寬,因為只有兩個節點和一條專用的傳輸路徑。 | 報文交換不會預先保留整個頻寬。它根據需要逐節點地消耗頻寬,並在頻寬空閒時釋放頻寬。 |
定址 | 基於兩個節點的地理位置,電路交換使用地理定址。 | 在報文交換的情況下,實現分層定址,因為在此型別的交換中使用的節點之間存在分層連線。 |
結論
總之,報文交換中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沒有專用的連線。來自發送方的報文從一個節點傳輸到另一個節點,直到它們到達接收方的目的地。相反,電路交換在啟動傳輸過程之前在傳送方和接收方之間建立穩定的專用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