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中的 const_cast
給定的任務是展示 C++ 中 const_cast 的工作原理。
const_cast 是型別轉換運算子之一。它用於更改任何物件的常量值,或者我們可以說它用於去除任何物件的常量特性。
const_cast 可用於在程式中包含任何具有某些常量值的物件,這些物件需要在某些時候偶爾更改。
語法
語法如下:
const_cast<type name>(expression)
示例
Input: x = 50 const int* y = &x cout<<"old value is"<<*y<<"\n"; int* z=const_cast<int *>(y); *z=100; cout<<"new value is"<<*y; Output: old value is 50 new value is 100
以下示例顯示了 const_cast 的基本用法。這裡我們聲明瞭一個型別為 int 的常量變數“x”,它被賦予了值 50,另一個型別為 int 的常量指標“y”,它指向變數“x”。
需要建立一個第三個指標來使用 const_cast,這裡我們建立了一個相同資料型別的指標“z”,即 int。
因此,當我們將指向常量變數“x”的常量指標“y”傳遞到 const_cast 中,並將值賦給指標 z 時,我們能夠更改常量指標“y”的值。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使用 const_cast 將常量值從 50 更改為 100。
如果我們嘗試在不使用 const_cast 的情況下更改指標“y”指向的“x”的值,則會顯示以下錯誤:“對只讀位置的賦值”
以下程式中使用的方案如下:
- 首先建立一個型別為 int 的常量變數,並賦予其適當的大小,例如“a”,其值為 20。
- 然後建立一個相同資料型別的常量指標,例如“b”,併為其分配常量變數“a”的地址。
- 然後建立一個第三個指標,例如“c”,資料型別為 int,用於 const_cast。
- 現在將常量指標“b”傳遞到 const_cast 中,並使其等於指標“c”。
- 最後更改指標“c”的值。這將自動更改常量指標“b”指向的值。
演算法
Start Step 1 -> In function main() Declare a constant int a=20 Declare a constant pointer int* b=&a Declare a pointer int*c = const_cast<int *>(b) Assign *c=40 Stop
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nst int a = 20; const int* b = &a; cout<<"old value is"<<*b<<"\n"; int* c=const_cast<int *>(b); *c=40; cout<<"new value is"<<*b; return 0; }
輸出
如果我們執行以上程式碼,它將生成以下輸出:
old value is 20 new value is 40
這裡,常量指標“b”指向值為 20 的常量變數“a”,它是不可更改的。但是,透過建立相同資料型別的第三個非常量指標“c”並使用 const_cast,我們能夠更改該常量值。
指標“c”的值的更改導致了常量指標“b”指向的常量值 20 的更改。因此,在使用 const_cast 之前,輸出值為 20,在使用之後,輸出值為 40。
const_cast 的其他用途
在任何程式中,const_cast 都可以用於將常量資料傳遞給不接受常量資料的另一個函式。
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change(int* p2) { return (*p2 * 10); } int main() { const int num = 100; const int *p = # int *p1 = const_cast <int *>(p); cout << change(p1); return 0; }
輸出
如果我們執行以上程式碼,它將生成以下輸出:
1000
以下程式顯示瞭如何使用 const_cast 將常量值 100 傳遞給不接收任何常量資料的函式 change()。
change() 函式接收該值並將其乘以 10,然後將其返回給生成最終輸出(即 1000)的 main() 函式。
如果我們在沒有 const_cast 的情況下執行相同的程式,並嘗試將常量值直接傳遞到 change() 函式,它將顯示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