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關於計算機網路的1600篇文章

計算機網路中的可移動介質

Samual Sam
更新於 2020年6月19日 07:45:06

295 次瀏覽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目的是將資料從源機器傳輸到目標機器。在機器之間傳輸資料的一種基本方法是使用可移動儲存介質。傳輸步驟如下:將資料從源計算機複製到可移動儲存裝置。將可移動裝置物理傳輸到目標計算機。將資料從可移動裝置複製到目標計算機。一些可用於在裝置之間傳輸資料的可移動介質包括:磁帶;光碟,如CD、DVD和藍光光碟;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Zip磁碟和軟盤;儲存卡和儲存棒。優點……閱讀更多

頻寬受限訊號

Samual Sam
更新於 2020年6月19日 07:22:14

3K+ 次瀏覽

頻寬 用於傳輸訊號而不被大幅衰減的頻率範圍稱為頻寬。它計算為最高頻率和最低頻率之間的差值。它以赫茲 (Hz) 為單位表示。例如,如果最小頻率為 100 Hz,最大頻率為 1000 Hz,則頻寬為 900 Hz。傳輸介質的頻寬是介質的頻率寬度,取決於其物理特性,如厚度、材料、長度等。例如,同軸電纜的頻寬為 750 MHz(兆赫茲)。基帶 基帶傳輸是指需要……閱讀更多

網際網路標準領域的知名人士

Arjun Thakur
更新於 2020年6月18日 07:01:44

3K+ 次瀏覽

網際網路標準指的是所有記錄的技術和方法要求,這些要求都與網際網路相關。標準化過程分三個步驟。每個步驟中制定的文件稱為成熟度級別。以前有三個成熟度級別,但現在合併為兩個成熟度級別:建議標準:這些標準已準備好實施。但是,它們可以根據部署情況進行修改。草案標準:當建議標準至少在兩個站點經過至少 4 個月的仔細測試後,它們被認為是草案標準……閱讀更多

國際標準領域的知名人士

Ankith Reddy
更新於 2020年6月18日 07:05:52

305 次瀏覽

需要國際標準,以便在世界不同地區開發的產品和系統能夠互操作並相互相容。這些標準旨在消除技術差異,並確保產品安全。制定國際標準最主要的組織是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另外兩個主要的技術標準組織是 NIST(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 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ISO 是一個獨立的、自願的、非條約的、非政府的標準化組織。它釋出大量主題的標準,這些標準可能是專有的、工業的……閱讀更多

電信領域的知名人士

George John
更新於 2020年6月18日 07:08:18

400 次瀏覽

全球電信公司的服務領域、法律地位和範圍各不相同。為了在不同機構之間提供相容性,成立了國際電信聯盟 (ITU)。ITU 是聯合國組織的一個專門機構,負責全球資訊和通訊技術的標準化。ITU 會員確定了電信領域的知名人士。ITU 的一些主要職能包括:分配無線電頻譜的全球使用;透過國際合作分配衛星軌道;制定網路技術標準;努力改善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通訊;保護和支援通訊和資訊交換。ITU 有三個主要部門:ITU-T:它是電信標準化部門……閱讀更多

網路標準化

Ankith Reddy
更新於 2020年6月18日 07:08:49

19K+ 次瀏覽

網路標準 網路標準定義了資料通訊規則,這些規則對於網路技術和流程的互操作性是必要的。標準有助於建立和維護開放市場,並允許不同的供應商在產品質量的基礎上進行競爭,同時與現有市場產品相容。在資料通訊過程中,可能同時在不同的層使用許多標準。各層常用的標準如下:應用層 - HTTP、HTML、POP、H.323、IMAP;傳輸層 - TCP、SPX;網路層 - IP、IPX;資料鏈路層 - 乙太網 IEEE 802.3、X.25、幀中繼;物理層 - RS-232C(電纜)、V.92(調變解調器);型別……閱讀更多

無線區域網和 IEEE 802.11

George John
更新於 2023年10月31日 21:11:10

57K+ 次瀏覽

無線區域網 (WLAN) 是那些使用高頻無線電波而不是電纜來連線區域網 (LAN) 中裝置的區域網。透過 WLAN 連線的使用者可以在網路覆蓋區域內四處移動。大多數 WLAN 基於 IEEE 802.11 或 WiFi 標準。IEEE 802.11 架構 IEEE 802.11 架構的元件如下:1) 站點 (STA) - 站點包含連線到無線區域網的所有裝置和裝置。站點可以是兩種型別:無線接入點 (WAP) - WAP 或簡單的接入點 (AP) 通常是無線路由器,構成基站或……閱讀更多

基本乙太網

Ankith Reddy
更新於 2020年6月17日 14:59:31

6K+ 次瀏覽

乙太網是一組主要用於區域網 (LAN) 的技術和協議。但是,乙太網也可以用於都會網路 (MAN) 甚至廣域網 (WAN)。它在 1980 年代首次作為 IEEE 802.3 標準進行標準化。從那時起,它經歷了四代發展,如下表所示:標準乙太網也稱為基本乙太網。它使用 10Base5 同軸電纜進行通訊。乙太網提供高達資料鏈路層的服務。在資料鏈路層,乙太網將從上層接收到的資料流劃分並封裝成幀,然後再傳遞到……閱讀更多

ATM 網路

Arjun Thakur
更新於 2023年11月4日 01:28:47

26K+ 次瀏覽

ATM 和 ATM 網路 ATM 代表非同步傳輸模式。它是一種使用時分多路複用 (TDM) 進行資料通訊的交換技術。ATM 網路是用於單元中繼的面向連線的網路,支援語音、影片和資料通訊。它將資料編碼成小的固定大小的單元,以便它們適合 TDM 並透過物理介質傳輸。ATM 單元的大小為 53 位元組:5 位元組報頭和 48 位元組有效負載。有兩種不同的單元格式 - 使用者網路介面 (UNI) 和網路網路介面 (NNI)。下圖顯示了……閱讀更多

X.25 和幀中繼

Ankith Reddy
更新於 2020年6月17日 15:04:06

13K+ 次瀏覽

X.25 X.25 是 ITU-T 為廣域網 (WAN) 上的分組交換通訊定義的協議套件。它最初設計於 1970 年代,並在 1980 年代變得非常流行。目前,它用於 ATM 和信用卡驗證的網路。它允許多個邏輯通道使用同一條物理線路。它還允許在具有不同通訊速度的終端之間進行資料交換。X.25 有三個協議層:物理層:它闡述了計算機終端與分組交換節點的鏈路之間的物理、電氣和功能特性。通常使用 X.21 物理實現器……閱讀更多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