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次瀏覽
導語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蚊子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傳播動物疾病的昆蟲媒介。雌蚊是吸血的,以脊椎動物的血液為食,以產卵和成熟。不同種類的蚊子偏好不同的宿主。在吸血過程中,雌蚊會插入其喙並將其唾液排放到宿主的皮膚內,導致發癢反應。如果這隻蚊子攜帶來自先前吸血的疾病病原體,在其體內進行充分的病原體發育(潛伏期)後,該病原體可能會傳播給新的宿主。潛伏期因每種病原體而異,從幾天到幾周不等。蚊子是人類……閱讀更多
114 次瀏覽
導語 蚊媒疾病是由雌蚊在吸血過程中叮咬人類引起的疾病。蚊子在以感染的鳥類或哺乳動物的血液為食時會感染病毒和寄生蟲等病原體,並充當疾病傳播的媒介。疾病症狀在初期通常是無症狀的,但在輕度情況下會出現發燒、身體疼痛、關節疼痛、頭痛和皮疹,而慢性情況會導致高燒、頸部僵硬、昏迷、癲癇發作、出血、腦炎和癱瘓。常見的蚊媒疾病淋巴絲蟲病淋巴絲蟲病俗稱象皮病……閱讀更多
262 次瀏覽
導語 擬態可以描述為動物與另一種動物物種(通常是不同分類單元)在物理特徵或行為特徵上相似現象,以在其環境中獲得選擇性優勢。另一方面,偽裝是指動物物種類似於非生物或無生命物體。昆蟲構成了擬態的大部分,並採用各種形式的偽裝和顏色。型別和示例 在自然界中,可以在不同物種的動物中觀察到四種類型的擬態。穆勒擬態、貝氏擬態、攻擊性擬態和自體擬態穆勒擬態穆勒擬態在無關……閱讀更多
113 次瀏覽
導語 隨著人口的增長,我們對食物的需求也在增加。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我們的農業系統需要透過可持續的管理系統生產更多的食物。傳粉者在糧食生產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授粉方式 在人類消費的全球 115 種主要作物中,有 87 種在某種程度上依賴於動物授粉。全球作物產量的 5% 到 8%,市場價值約為 2350 億到 5770 億美元,可以直接歸因於動物授粉。大約有 200,000 種不同的動物物種被發現充當傳粉者,昆蟲……閱讀更多
104 次瀏覽
導語 已知數千種植物病原體影響植物。通常,這些植物病原體是病毒,但它們也可能是細菌、真菌或寄生線蟲。大多數植物病原體的媒介是半翅目下的同翅目昆蟲,以植物汁液為食。這些昆蟲媒介的小型口針有助於將病原體插入植物細胞或維管組織,而造成的物理損傷最小。蚜蟲(蚜蟲科)是植物病原體最廣為人知的媒介。粉蝨(粉蝨科)、葉蟬(葉蟬科)、飛蝨(飛蝨科)、介殼蟲(粉蚧科)以及其他各種半翅目昆蟲有助於……閱讀更多
250 次瀏覽
導語 變態可以定義為“組織在胚胎後期的深刻重組過程,通常為動物在其不同棲息地的餘生做準備”。變態受昆蟲大腦分泌的保幼激素調節。保幼激素的分泌導致昆蟲蛻皮,並導致成蟲出現。大多數昆蟲的柔軟身體被一個稱為外骨骼的厚厚的包膜覆蓋,以保護其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昆蟲在其一生中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階段,透過生長和轉化。但其外骨骼的膨脹能力有限。因此……閱讀更多
97 次瀏覽
導語 軸突和樹突是神經元的兩個主要部分,它們負責傳遞資訊。樹突比軸突短,這是神經元這兩個部分的主要區別。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是人體神經系統的兩個主要部分。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著人的脊髓和大腦的活動。神經系統負責資訊的傳遞、指令的發出以及大腦與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周圍神經系統是神經系統的另一個部分,神經元就在這裡形成……閱讀更多
67 次瀏覽
導語 生長素和赤黴素都是一種植物激素,它們天然存在,也可以人工合成。這些激素幫助植物進行植物生長過程,如開花、生根、器官發生等等。這兩種激素都屬於植物激素的範疇。它們還在調節植物遮蔭適應反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什麼是生長素?生長素一詞的意思是生長或擴大。這種激素位於頂端的生長根中。它稍後會改變位置以促進植物生長。它來源於色氨酸,一種氨基酸……閱讀更多
76 次瀏覽
導語 古細菌和細菌都是單細胞原核細胞,它們都能在極端條件下生存。儘管如此,它們的結構和繁殖方式不同。古細菌並非致病菌,但許多細菌會導致疾病。古細菌和細菌都沒有細胞核或膜結合的細胞器。它們在形狀和大小上幾乎相同。古細菌概述 古細菌是單細胞原核生物的一部分。早些時候,古細菌被稱為古細菌。它們的細胞壁成分與細菌不同。它們主要存在於極端自然環境中,例如沼澤地、溫泉和極端……閱讀更多
177 次瀏覽
導語 與獨居昆蟲相比,群居昆蟲更有優勢。群體中的許多個體增加了系統的運作,有組織和高效的工作,透過專門的交流分享關於食物資源的資訊。這有助於群體的覓食,在許多情況下保留對先前獎勵來源的記憶並選擇有利可圖的地點。螞蟻的交流 社會性昆蟲的覓食交流一直是研究的主題。在 19 世紀 80 年代,維多利亞時代的約翰·盧伯克發現螞蟻使用氣味進行小路網路建設和覓食。他的同時代人瓦斯曼認為螞蟻擁有一種複雜的語言編碼……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