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主要區別
引言
人體所有細胞都需要能量來促進各種新陳代謝,因此每個活的有機體都進行細胞呼吸來釋放能量,這些能量以ATP的形式儲存。食物攝入後透過食道進入胃,在胃酸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各種較小的碎片,包括葡萄糖。葡萄糖是最豐富的單糖,是碳水化合物代謝的初始底物,它被分解以釋放能量,因此葡萄糖和ATP是攜帶能量的分子。
細胞呼吸的定義
細胞呼吸是發生在動植物所有細胞(紅細胞除外)中的產能過程。它是將食物中的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有氧或無氧進行。因此,它釋放二氧化碳作為廢物並釋放ATP(三磷酸腺苷)。
呼吸和呼吸的區別
呼吸 | 呼吸(指氣體交換) |
這是吸氣和呼氣的生理過程。在細胞中,食物中葡萄糖分解的化學過程釋放能量。 | 這是將氧氣從外部環境移動到體內,並將二氧化碳從肺部釋放到外部環境的過程。 |
它分為生理呼吸和細胞呼吸。 | 呼吸(指氣體交換)是一種呼吸,因此也稱為生理呼吸。 |
細胞呼吸發生在細胞中,特別是細胞器如細胞質和線粒體中。 | 它發生在呼吸器官——肺部。 |
酶用於細胞過程中各種反應。 | 不涉及酶。 |
它產生ATP,ATP轉化為能量。 | 它不產生能量。 |
糖酵解
這是將一個葡萄糖分子分解成兩個丙酮酸分子併產生ATP的過程。它發生在所有細胞的細胞質中。
己糖激酶催化磷酸基團的新增,葡萄糖轉化為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透過磷酸己糖異構酶轉化為6-磷酸果糖,它們是彼此的異構體。
磷酸果糖激酶催化6-磷酸果糖透過磷酸化不可逆地轉化為1,6-二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二羥丙酮磷酸由醛縮酶催化。
3-磷酸甘油醛和二羥丙酮磷酸是可逆互變化合物,其轉化由磷酸丙糖異構酶完成。
3-磷酸甘油醛脫氫酶誘導3-磷酸甘油醛轉化為1,3-二磷酸甘油酸。在這個階段,NADH + H+由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形成,因此它向3-磷酸甘油醛添加了一個磷酸基團。
酶磷酸甘油酸激酶將1,3-二磷酸甘油酸轉化為3-磷酸甘油酸,併合成ATP。
3-磷酸甘油酸透過磷酸甘油酸變位酶轉化為2-磷酸甘油酸,這些化合物是異構體。
2-磷酸甘油酸透過烯醇化酶轉化為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丙酮酸,並去除水。
在丙酮酸激酶的存在下,磷酸烯醇丙酮酸轉化為丙酮酸,並形成ATP。
圖片即將推出
ATP的生成
在糖酵解中,最終產物是2個丙酮酸、2個NADH和2個ATP分子。葡萄糖分裂成兩個丙酮酸,因此合成了8個ATP分子。
克雷伯氏迴圈
克雷伯氏迴圈是一系列化學反應,參與將乙醯輔酶A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這是一個迴圈途徑。這些反應發生線上粒體中,第一個形成的產物是檸檬酸,因此被稱為檸檬酸迴圈。
酶丙酮酸脫氫酶催化氧化脫羧作用,將丙酮酸轉化為乙醯輔酶A。氧化脫羧作用是去除羧酸基團形成二氧化碳。
檸檬酸合酶使乙醯輔酶A和草醯乙酸縮合。
檸檬酸被烏頭酸酶催化轉化為異檸檬酸。檸檬酸和異檸檬酸是異構體,它產生中間體順烏頭酸,隨後發生脫水和水化。
異檸檬酸透過異檸檬酸脫氫酶轉化為草醯琥珀酸(氧化脫羧作用),然後轉化為α-酮戊二酸。
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透過去除羧酸基團並形成二氧化碳將α-酮戊二酸轉化為琥珀醯輔酶A。
琥珀醯輔酶A到琥珀酸的轉化是由琥珀醯硫激酶誘導的。這是透過向GDP新增一個磷酸化基團來形成GTP實現的,而GTP透過核苷二磷酸激酶轉化為ATP。
琥珀酸脫氫酶透過加氧催化琥珀酸轉化為延胡索酸,併產生FADH2。
延胡索酸到蘋果酸的轉化由延胡索酸酶催化,透過加水進行。
蘋果酸透過蘋果酸脫氫酶氧化為草醯乙酸,併產生NADH。草醯乙酸透過與其他乙醯輔酶A分子結合而被重複利用,迴圈繼續進行。
圖片即將推出
ATP的生成
在克雷伯氏迴圈中,產生2個CO2、3個NADH和1個FADH2,結果產生12個ATP。
電子傳遞鏈或末端氧化或氧化磷酸化
電子傳遞鏈(ETC)是一系列蛋白質,它們透過線粒體膜移動電子,併產生質子梯度以驅動ATP的合成。ETC中的一系列酶複合物
NADH-泛醌還原酶 - 複合物I
琥珀酸輔酶Q還原酶 - 複合物II
泛醌-細胞色素c氧化還原酶 - 複合物III
細胞色素氧化酶 - 複合物IV
ATP合酶 - 複合物V
這些催化電子透過電子載體(如黃素蛋白、細胞色素、輔酶Q、煙醯胺核苷酸和鐵硫蛋白)的轉移。
圖片即將推出
電子透過一系列電子載體從代謝底物的一端轉移到氧的另一端,形成水。電子透過ETC的傳遞導致能量損失,因此,能量被ATP合酶複合物用於將ADP生成ATP,該反應涉及氧化磷酸化。在ETC和氧化磷酸化中產生32個ATP分子。
糖酵解和克雷伯氏迴圈的區別
糖酵解 | 克雷伯氏迴圈 |
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一個階段。 | 需氧呼吸的一個階段。 |
葡萄糖是底物物質。 | 乙醯輔酶A是底物。 |
發生在細胞質內。 | 發生線上粒體中。 |
它消耗2個ATP分子。 | 它不消耗ATP。 |
糖酵解中釋放二氧化碳。 | 克雷伯氏迴圈中不產生二氧化碳。 |
這是一個線性的酶促反應。 | 它是非線性途徑。 |
它發生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 | 它發生在真核生物中。 |
需氧呼吸 | 厭氧呼吸 |
它是用氧氣分解食物並釋放能量的過程。 | 它是無氧分解食物並釋放能量的過程。 |
底物葡萄糖被完全氧化。 | 底物葡萄糖沒有被完全分解。 |
它發生在植物和需氧生物體中。 | 它發生在厭氧細菌等微生物中。 |
最終產物是CO2和H2O。 | 最終產物是乙醇。 |
它釋放大量的能量。 | 它釋放的能量少於需氧呼吸。 |
呼吸是氣體交換,它分為呼吸(指氣體交換)和細胞呼吸。細胞呼吸對於動植物獲得能量至關重要,在參與各種功能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有氧呼吸或厭氧呼吸,以分解底物以產生能量和最終產物。然而,需氧呼吸產生的能量比厭氧呼吸多。代謝途徑涉及各種代謝反應,將底物轉化為產物,從而釋放ATP。因此,ATP分解以向細胞提供能量。
常見問題
1. 電子載體的作用是什麼?
代謝物存在於一端,氧氣存在於另一端,因此電子由一系列蛋白質攜帶。
2. 葡萄糖轉化為丙酮酸的過程中哪些步驟需要能量?
透過與酶的中間反應,從葡萄糖獲得甘油醛-3-磷酸和二羥基丙酮磷酸。這些是需要能量的過程。
3. 定義氧化磷酸化。
反應的氧化利用形成ATP(從ADP)的能量來新增磷酸基團,這個過程發生線上粒體中,被稱為氧化磷酸化。
4. 糖酵解過程中產生多少ATP?
葡萄糖被分解成兩個分子,因此糖酵解過程中產生8個ATP分子。
5. 為什麼細胞呼吸對生物體很重要?
細胞呼吸釋放能量,刺激體內的多種活動。因此,這對生物體的生存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差異與比較 | Diffen。Diffen.com。(2022)。於2022年5月31日檢索自 https://www.diffen.com
細胞呼吸 | 定義、方程式、迴圈、過程、反應物和產物。大英百科全書。(2022)。於2022年5月31日檢索自 https://www.britannica.com
克雷布斯迴圈——定義、產物和位置 | 生物學詞典。生物學詞典。(2022)。於2022年5月31日檢索自 https://biologydictionar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