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性狀和遺傳性狀


引言

所有生物都能產生與自身相似的個體,它們的細胞都有包含染色體的細胞核。人類有23對染色體,每條染色體包含數千個基因。基因可以攜帶決定性狀或特徵的資訊,這些資訊從親代傳遞給後代,並創造了個體的身份。有些性狀並非來自父母,因為這些性狀的資訊並非由基因攜帶,即未編碼在DNA中。這些是非遺傳的,當個體受傷、患病、重複活動或其他環境影響時獲得。它可能會影響生物體的整體表型。

什麼是獲得性狀?

獲得性狀是在異常環境中發展以改變發育過程的特徵。它包括身體和行為特徵。

達爾文、拉馬克和獲得性狀

拉馬克和獲得性狀

  • 讓-巴蒂斯特·拉馬克提出獲得性狀是可遺傳的。他認為,生物體可以根據環境條件改變其行為,並且其後代可以遺傳獲得的特徵。

  • 例如,長頸鹿伸長脖子以從高大的樹上獲取食物。長頸可能被後代繼承。

  • 因此,他最初假設獲得性狀是從親代傳遞給後代的,這可能有助於種群中的年輕個體適應環境。

圖片即將推出

拉馬克式遺傳

達爾文和獲得性狀

  • 查爾斯·達爾文在他的第一部著作《進化論》中最初接受了拉馬克的假設。

  • 他認為,生物體的變化並沒有造成物種的進化。

  • 同一物種生物體的差異產生了一些變異,幫助它們在環境中生存。

  • 他觀察到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表明,個體可以透過鍛鍊、跑步、健康飲食而變得健康,但健康狀況並不會遺傳給後代。

  • 後來,當他有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獲得性狀不會傳遞給後代時,他刪除了拉馬克的假設。

獲得性狀的例子

獲得性狀是從環境中獲得的。獲得性狀的一些例子如下:

例子1

  • 出生於健美運動員家庭的人不一定會有非常發達的肌肉。

  • 較大的肌肉是獲得性狀;即使經過訓練和規律的活動,它們也不能從親代遺傳給後代。

例子2

  • 動物的特定性狀取決於食物,這會影響體重、大小和健康狀況。在某些動物中,它可以改變體色。

  • 火烈鳥出生時羽毛是白色的,它們的飲食是幼蟲、藻類和蝦。由於藻類和一些其他食物中含有β-胡蘿蔔素,鳥的羽毛會變成粉紅色。因此,這裡的獲得性狀是顏色。

遺傳性狀和獲得性狀

遺傳性狀
獲得性狀
這些性狀可以從一代傳到下一代。
這些性狀或特徵是生物體對環境反應的結果,不會遺傳給後代。
它可以從個體出生時就發展起來。
它可以在個體的一生中發展。
它是體細胞變異,對進化無益。
它是基因變異,直接影響進化。
這些性狀是遺傳的,可以透過DNA傳遞。
這些性狀不可遺傳,可以透過學習和觀察獲得。
例如:頭髮、眼睛顏色、鼻子形狀、色盲等。
例如:體重減輕、肌肉發達、意外事故導致手指缺失、技能等。

後天獲得性狀

  • 獲得性狀或特徵是透過特殊的努力,基於身體和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後天性狀。

  • 這些特徵在個體的一生中逐漸發展。

  • 它可能是身體特徵或行為特徵。

身體特徵
行為特徵
  • 染髮
  • 髮型
  • 體重和身高
  • 傷疤
  • 紋身
  • 骨折
  • 學習技能
  • 跳舞
  • 閱讀
  • 寫作
  • 繪畫
  • 游泳
  • 玩遊戲

遺傳規律

格雷戈爾·約翰·孟德爾透過豌豆實驗描述了遺傳性狀的假設。他指出,表型中可見的性狀稱為顯性性狀,表型中不可見的性狀稱為隱性性狀。

孟德爾透過以下遺傳規律解釋了遺傳性狀:

第一定律:顯性定律

當生物體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性狀時,在F1代中只有一種性狀表現出來,稱為顯性性狀;另一種性狀不表現出來,稱為隱性性狀。

第二定律:分離定律

等位基因不會混合,在F2代中以原樣恢復,儘管其中一個在F1代中沒有出現。這條定律也稱為配子純潔性定律。

第三定律:獨立分配定律

當兩組性狀重新組合時,一對性狀的分離在配子形成過程中是獨立的。

結論

獲得性狀和遺傳性狀是相互對立的。前者出生後,即在人的一生中發展,而後者從出生時就發展。獲得性狀是透過學習或一些意外事件獲得的,不能遺傳給後代。但是,遺傳性狀是天生的,可以遺傳給下一代。拉馬克認為獲得性狀是遺傳的,但達爾文發現它們與遺傳無關。孟德爾利用顯性定律、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解釋了遺傳性狀。

常見問題

1. 遺傳性狀通常如何傳遞給後代?

遺傳性狀是基因變異;這些通常透過DNA從出生時就傳遞給個體。

2. 個體一生中獲得的性狀或特徵是什麼?

在一生中可以發展出諸如學習技能、發達的肌肉、唱歌、繪畫、跳舞、游泳以及許多其他獲得性狀。

3. 達爾文為什麼從他的第一部著作中刪除了拉馬克的假設?

達爾文最初接受了拉馬克的假設,但後來他發現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獲得性狀不會遺傳。因此,他刪除了關於獲得性狀的錯誤說法。

4. 簡要說明拉馬克對獲得性狀的觀點。

他認為,由於環境因素,生物體可以改變其行為或表型,並且可以遺傳給後代。例如,長頸鹿伸長脖子夠到樹葉的特徵會遺傳給後代。

5. 獲得性狀對進化有何幫助?

獲得性狀不是基因變異;它們是體細胞變異,不會遺傳。因此,它對進化沒有幫助。

  • 列出至少五個遺傳性狀。

  • 眼睛顏色

  • 樹高

  • 鼻子形狀

  • 色盲

  • 血型

定義顯性和隱性性狀。

在生物體的表型上表達其效應的等位基因稱為顯性性狀,而對錶型沒有表達其效應的等位基因稱為隱性性狀。

參考文獻

  • 獲得性狀和遺傳性狀解釋 - 教育。教育。(2022 年)。2022 年 5 月 19 日檢索自 https://theeducationlife.com

  • 獲得性狀可以遺傳給後代嗎?ThoughtCo。(2022 年)。2022 年 5 月 19 日檢索自 https://www.thoughtco.com

  • Ford, E. (1967)。孟德爾主義與進化。梅休恩。

  • 孟德爾定律 | BioNinja。Ib.bioninja.com.au。(2022 年)。2022 年 5 月 19 日檢索自 https://ib.bioninja.com.au。

更新於:2022年10月13日

3000+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