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Python 中列印字串中從第 3 個到第 5 個字元?


Python 使用稱為字串的位元組陣列來表示 Unicode 字元。在 Python 中,字串索引範圍從 0 到 n-1,其中 n 是字串的長度。因此,在大小為 n 的字串中,可以檢索從 0 到 n-1 的字元。

例如,“Coding”文字的索引為 0、1、2、3、4、5。字串“Coding”中的第一個字元由數字 0 表示,字元 o、d、i、n 和 g 分別由數字 1、2、3 和 5 表示。

列印字串的字元

字元可以放在單引號或雙引號中以建立字串。在 Python 中,甚至允許使用三引號,但它們通常僅用於表示多行字串和文件字串。以下是建立字串的示例:

示例

# Defining the string in single quote string = 'Works' print(string) # In double quotes string = "Works" print(string) # In triple quotation string = '''Works''' print(string) # Extensing lines in triple quotation string string = """Hey, welcome to TutorialsPoint""" print(string)

輸出

以下是上述程式碼的輸出:

Works
Works
Works
Hey, welcome to
TutorialsPoint

以下是透過索引檢索字串中字元的方法。

列印字串的第 3 個到第 5 個字元

要列印從索引 3 到 5 開始的字串的字元,有各種方法,如下所示:

使用索引或切片

字元在字串中的位置由其索引指示。在 Python 中,索引是一種透過其位置引用可迭代物件中特定元素的技術。換句話說,根據您的需求,您可以直接訪問可迭代物件中的首選元素並執行不同的操作。

語法

以下是列印字串中字元的語法:

string[start:end:step]

其中,

  • 開始 - 子字串的初始索引。子字串包含此索引處的字元。如果省略,則開始預設為零。
  • 結束 - 子字串的結束索引。此索引處的字元不屬於子字串。如果省略,或者提供的數值大於字串長度,則結束自動視為等於字串的長度。
  • 在當前字元之後,必須提供每個“步長”字元。初始設定為 1。如果省略,則步長預設為 1。

示例

以下是用索引列印從字串中從第 3 個到第 5 個字元的示例:

# introducing a string String = 'TutorialsPoint' # To get the string starting from thrd to fifth print(String[2:5])

輸出

以下是上述程式碼的輸出:

tor

使用負索引

如果我們只關心列表的最後幾個元素,或者如果我們只想從另一端開始索引列表,則可以使用負整數。從相反的末端開始索引的方法稱為負索引。

示例

在負索引中,最後一個元素由 -1 表示,而不是 -0。

以下是用負索引列印從字串中從第 3 個到第 5 個字元的示例:

String = 'Tutorials' #To get the string starting from thrd to fifth print(String[-7:-4])

輸出

以下是上述程式碼的輸出 

tor

使用 if-else 條件

if-else 語句用於執行給定條件的真假部分。如果條件為真,則執行 if 程式碼塊中的程式碼;如果條件為假,則執行 else 程式碼塊中的程式碼。

示例

以下是用 if-else 條件列印從字串中從第 3 個到第 5 個字元的示例:

def third_to_fifth(str): return str[2:5] if len(str) > 3 else str print(third_to_fifth('Tutorials')) print(third_to_fifth('Coding')) print(third_to_fifth('Program'))

輸出

以下是上述程式碼的輸出 

tor
din
ogr

更新於: 2022年8月18日

9K+ 次瀏覽

開啟你的職業生涯

透過完成課程獲得認證

開始學習
廣告